我校举办202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高杨艺琳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次数:10

通讯员 朱雅婕 学生通讯员 熊子慧 摄影 乔晨旭 熊子慧)716—18日,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2025感知中国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成功举办活动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正君、辅导员朱雅婕带队,来自中国、俄罗斯、越南、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喀麦隆等8国的学生组成中外青年调研宣讲团,以“共筑教育强国梦:探索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新路径为主题,连续第四年学校驻村帮扶点咸宁市通城县麦市镇红石村感知中国乡村振兴成就,宣讲乡村全面振兴故事。

读懂“四史”,走进中国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718日上午,中外青年参观通城天岳关、走进塘湖红色小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化及精神,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与历史变迁。中外青年从讲解中解读通城县地理区位重要性,身临其境般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峥嵘岁月以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聚焦三农,扎根乡土

717日,中外青年调研宣讲团带着求知的热情,抵达了通城县麦市镇。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依托科技创新与生态理念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红石智慧养鸡场、九曲泉豆制品厂与黄龙山天岳黄桃基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探寻中国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看智慧养殖,发掘数字兴农下的新机遇

品豆香传承,体验古法新酿中的产业新生机

助林果宣传,展现劳动实践传播新面貌

体验瑶绣,传承匠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17日下午,中外青年们亲身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瑶绣的沉浸式体验,手持彩针,于墨色棉布上凝神运线,绣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花。

春苗助学,强教筑基

         716日上午,中外青年调研宣讲团走进通城县人才家园,与乡村教师就各国教学方式异同展开研讨交流。随后,成员们分别在通城县第二小学初中部、麦市村乡村暑期学堂开展“春苗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为孩子们推开世界的门,分享展示多元文化。

马达加斯加的Lamako Clap游戏和中国的击鼓传花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据悉,2025年是国际教育学院组织青年学子前往咸宁通城开展“感知中国”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四年,也是首次组建中外青年联合调研宣讲团,实现从“向世界讲中国”到“中外青年共同讲好中国”的新起点。来自五洲四海的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中国乡村的脉动,用双眼观察时代发展的缩影,用心灵感知中华文化的温度,为向世界舞台传递中国声音筑起生动实践基础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深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更多中外青年并肩同行,在实践中增进理解,在合作中凝聚共识,共同书写更加精彩、多元、和谐的青春篇章!



  • 国际教育学院
  • 港澳台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