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学生 中文授课)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 |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 培养类别 | 国际学生(硕,中文) | |||||||||||||
一级学科名称 | 中国语言学文学 | 一级学科代码 | 0501 | |||||||||||||
适用年级 | 从2022级开始适用 | 修订时间 | 2022 年 5 月 | |||||||||||||
覆盖专业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 |||||||||||||||
基本学制 | 硕士国际学生3年 | |||||||||||||||
学分 | 总学分≥ 34 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 34 学分,非学位课自行选修。 | |||||||||||||||
培养目标 | 本专业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表达功底,有较高的语言学理论素养及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能力,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文学、经济等知识的专业型国际人才。具体目标包括: 1.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国际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2.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国际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国际学生应当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创新运用和发展本学科的理论、技能和方法,在国际事务中具有竞争优势。 3.汉语水平:国际学生应当能够顺利使用中文完成本学科、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并具备使用中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 4.培养适应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备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及扎实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国际汉语教学人才。 5.培养具备较高语言学理论素养,并致力于中外语言对比研究或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人才。 6.培养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文学、经济等知识,并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以汉语为工作语言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才 | |||||||||||||||
科研能力及创新培养等要求 | 一、发现和提出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的研究问题或课题,立足汉语,对照母语,研究并分析汉外语言的异同,并用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 二、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借鉴当代最新理论和前沿研究成果,深入学科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从中发现既有研究价值、又有创新意义的学术问题; 三、既探究历史,也关注当下;既立足本土,也面向世界;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积极投入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创新性成果。 | |||||||||||||||
培养方式 |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学院组织下实行学生与导师的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采取导师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及身心健康。通过课程学习、论文撰写、参加学术会议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的科研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开发研究生的学术潜能,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必要的筛选和考核制度,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 |||||||||||||||
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 | 覆盖专业简介 | 研究方向名称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050102) |
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近年来教师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多部。
| 01 对比语言学 | ||||||||||||||
02 应用语言学 | ||||||||||||||||
03 对外汉语教学 | ||||||||||||||||
课程设置 |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总学 分 | 总学时 | 周学时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
公共必修课 | 11191001 | 汉语1 | 4 | 64 | 4 | 1 |
| |||||||||
11191002 | 汉语2 | 4 | 64 | 4 | 2 |
| ||||||||||
11191003 | 中国概况 | 2 | 32 | 4 | 1 |
| ||||||||||
学科基础课 | 21093025 | 中国语言文学专题研究 | 3 | 48 | 4 | 1 |
| |||||||||
21093026 | Intensive Reading 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3 | 48 | 4 | 1 |
| ||||||||||
21093027 | 学术示范与论文写作 | 2 | 32 | 4 | 2 |
| ||||||||||
专业课 (必修) | 21093028 | 汉语发展史 | 2 | 32 | 4 | 1 |
| |||||||||
21093029 | 文字研究专题 | 2 | 32 | 4 | 3 |
| ||||||||||
21093030 | 英汉语言对比专题研究 | 2 | 32 | 4 | 2 |
| ||||||||||
21093031 | 文化语言学专题研究 | 2 | 32 | 4 | 2 |
| ||||||||||
专业课 (选修) | 21093032 | 古代汉语研究引论 | 2 | 32 | 4 | 3 | _5_选_4_ | |||||||||
21093033 | 应用语言学与语言应用研究 | 2 | 32 | 4 | 3 | |||||||||||
21093034 | 现代汉语研究引论 | 2 | 32 | 4 | 4 | |||||||||||
21093035 | 汉语语法研究专题 | 2 | 32 | 4 | 4 | |||||||||||
21093036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2 | 32 | 4 | 4 | |||||||||||
学分总计 | ≥34 | |||||||||||||||
其他要求 | 由各学院根据学科所需制定其他要求。 | |||||||||||||||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 ||||||||||||||||
其他培养环节 | 内容或要求 | |||||||||||||||
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 | 崇尚科学精神,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历史与现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和较好的学术潜力;掌握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学术伦理等方面的知识,恪守学术道德规范,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本学科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论文署名、学术引文、学术成果、学术批评、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严于自律,杜绝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 |||||||||||||||
综合素质与学术能力训练 | 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前沿讲座、学术研讨、学术会议等。在培养期间,参加学术活动不得少于8次。在第1—5学期中完成,提交一份参加学术活动情况总结,由导师审查签字。每位硕士生须发表一篇论文,或者主持一项校级科研项目,或者参与导师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研究,或者参加一次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第1-6学期完成。 | |||||||||||||||
开题报告 | 开题报告结构完整,格式规范,论证严密,语言流畅。文献资料详实丰富,对研究现状的归纳分析准确。第四学期完成,导师组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 | |||||||||||||||
社会实践 | 参加学校内外的社会考察、社会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获得实习或社会实践单位的评语并提交报告。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到教学中(讲课、小组讨论、读书沙龙、学术报告等形式)。利用假期或由学院统一安排参加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和教学实践报告,由导师审查签字。
| |||||||||||||||
语言能力 | 根据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号文),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专业,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五级水平。未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者不能通过毕业资格审核。 | |||||||||||||||
学位论文 |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选题合理、资料翔实,引用与注释符合规范,不得剽窃或抄袭。学位论文总体上应做到材料翔实可靠,论点明确,论证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格式规范。论文应比较充分地掌握原始资料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一定学术深度与价值的见解,具有一定创新性。学位论文题目及摘要翻译成英文。 | |||||||||||||||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 | ||||||||||||||||
序号 | 著作或期刊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考核方式 | 备注(选读/必读) | ||||||||||
普通语言学教程 |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 商务印书馆 | 1980 | 考核 | 必读 | |||||||||||
2 | 马克思主义文论 | 江守义等编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10 | 考核 | 必读 | ||||||||||
3 | 语言共性与语言类型 | 伯纳德·科姆里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0 | 考查 | 选读 | ||||||||||
4 | 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 | 徐通锵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7 | 考查 | 必读 | ||||||||||
5 | 语法研究入门 | 吕叔湘 | 商务印书馆 | 1999 | 考核 | 必读 | ||||||||||
6 | 语言问题 | 赵元任 | 商务印书馆 | 1980 | 考查 | 选读 | ||||||||||
7 |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 吕叔湘 | 商务印书馆 | 1979 | 考查 | 必读 | ||||||||||
8 | 汉语语法 | 石毓智 | 商务印书馆 | 2010 | 考查 | 选读 | ||||||||||
9 | 汉语语法史 | 王力 | 商务印书馆 | 1989 | 考核 | 必读 | ||||||||||
10 | 文字学概要 | 裘锡圭 | 商务印书馆 | 1988 | 考核 | 必读 | ||||||||||
11 |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 | 丁声树等 | 商务印书馆 | 1961 | 考查 | 选读 | ||||||||||
12 | 西方语言学流派 | 刘润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2 | 考查 | 必读 | ||||||||||
13 | 新著国文法 | 黎锦熙 |
商务印书馆 | 1992 | 考查 | 选读 | ||||||||||
14 | 方言与中国文化 | 周振鹤游汝杰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5 | 考查 | 必读 | ||||||||||
15 | 语言论 | [美]爱德华·萨丕尔 | 商务印书馆 | 1985 | 考查 | 必读 | ||||||||||
16 | 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 | 陈保亚 | 商务印书馆 | 2015 | 考查 | 必读 | ||||||||||
17 | 文字系统:语言学的方法 | [加]亨利·罗杰斯 | 商务印书馆 | 2016 | 考查 | 必读 | ||||||||||
18 |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 | 文秋芳等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4 | 考查 | 必读 | ||||||||||
19 | 对比语言学 | 许余龙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10 | 考查 | 选读 | ||||||||||
20 | 汉英语对比纲要 | 潘文国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1997 | 考查 | 必读 | ||||||||||
21 | 英汉对比研究 | 连淑能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10 | 考核 | 必读 | ||||||||||
22 | 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 郭绍虞 | 商务印书馆 | 1979 | 考查 | 选读 | ||||||||||
23 | 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 | 孟华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4 | 考查 | 选读 | ||||||||||
24 | 汉语音韵学 | 董同龢 | 中华书局 | 2011 | 考查 | 选读 | ||||||||||
25 | 普通语言学研究导引 | 郭熙 盛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 考查 | 必读 | ||||||||||
26 |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 [瑞典]高本汉 | 商务印书馆 | 2010 | 考查 | 必读 | ||||||||||
27 | 修辞学发凡 | 陈望道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962 | 考查 | 必读 | ||||||||||
28 | 现代修辞学 | 王德春 陈晨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 | 考查 | 必读 | ||||||||||
29 |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 陆俭明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 | 考核 | 必读 | ||||||||||
30 | 语法修辞讲话 | 吕叔湘 朱德熙 | 商务印书馆 | 2013 | 考查 | 必读 | ||||||||||
31 | 汉语语法专题研究 | 邵敬敏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9 | 考查 | 必读 | ||||||||||
32 | 语法问题追踪集 | 邢福义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8 | 考核 | 必读 | ||||||||||
33 | 汉语口语语法 | 赵元任 | 商务印书馆 | 1979 | 考查 | 必读 | ||||||||||
34 | 语法的概念基础 | 石毓智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6 | 考查 | 必读 | ||||||||||
35 | 中国现代语法 | 王力 | 商务印书馆 | 20011 | 考查 | 必读 | ||||||||||
36 | 对比语言学导论(英文版) | 柯平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6 | 考查 | 选读 | ||||||||||
37 | 语法化:概念框架 | [德]贝恩德•海涅等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018 | 考查 | 选读 | ||||||||||
38 | 中西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 | 潘文国 谭慧敏 | 华东师范大学版社 | 2016 | 考查 | 必读 | ||||||||||
39 | 汉语史稿 | 王力 | 中华书局 | 1980 | 考查 | 必读 | ||||||||||
40 |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 吕叔湘编 | 商务印书馆 | 2015 | 考查 | 必读 | ||||||||||
41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思考 | 李泉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5 | 考查 | 必读 | ||||||||||
42 | 语言类型学探索 | 陆丙甫 金立鑫 | 商务印书馆 | 2017 | 考查 | 选读 | ||||||||||
43 | 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 | 葛本仪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04 | 考查 | 必读 | ||||||||||
44
| 训诂学初稿 | 周大璞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15 | 考查 | 必读 | ||||||||||
45 | 认知语义学(卷1):概念构建系统 | Talmy著,李福印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 | 考查 | 选读 | ||||||||||
46 |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 | 梅德明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7 | 考核 | 必读 | ||||||||||
47 |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 刘珣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7 | 考查 | 选读 | ||||||||||
48 | 文字与社会导论 | [德]弗洛里安•库尔马斯等 |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 2019 | 考查 | 选读 | ||||||||||
49 | 语言哲学论文集 | 刘润清 |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 2019 | 考核 | 必读 | ||||||||||
50 | Language,culture,and traslating | Eugene A.Nida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3 | 考核 | 必读 | ||||||||||
51 |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 Otto Jespersen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影印导读版) | 2015 | 考查 | 选读 | ||||||||||
52 | Semantics(1)(2) | John Lyon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7 | 考查 | 选读 | ||||||||||
53 |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 H.H.Stern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999 | 考核 | 必读 | ||||||||||
文献阅读考核方式:1.考核:将此文献作为课程考核或中期考核的考试范围; 2.考查:结合开题报告或学科综合考试进行; 3.报告:撰写读书报告; 4.其他:请注明。 | ||||||||||||||||
审核意见 | ||||||||||||||||
导师组意见 |
导师组组长:
年 月 日 | |||||||||||||||
学院(中心)意见 |
负责人(盖章):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