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电子校报http://wellan.zuel.edu.cn/szxb/media/user/2016-05-20/show2.html
□学生记者 覃佳贝 黄根蝉 程渝 饶振宇 熊至柔 李艺萌
来华印象篇
“中国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实行共产主义,所有的东西都统一分配?”“电影里面的中国,功夫超级厉害,中国人是不是都会一点功夫?”“中国很穷,但中国的学生数学都很好”“中国就是很古老”“好大”……没来中国前,一千个留学生心里有一千个中国的样子。桌子对面,几个汉语流利的留学生在兴奋地回想着来华前对中国的初印象。
来自西非贝宁的汉乐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名大三本科生。在中南大的两年时光里,他和同学们一起上课学习,一起娱乐游玩,对中国的印象也由最初的“古老”、“落后”、“功夫”等粗浅的轮廓变成今天全新鲜活的画面。“我身边的同学都很友善,老师也很亲切敬业。另外,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很快,有的城市很先进。”
而来自旅游管理专业研一的白善英则对中国多了一分熟悉与亲近。相似的文化背景使这位来自韩国釜山的留学生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2012年第一次来中南大当的交换生起,这是白善英第三次来我校交流学习。“之前我也觉得中国很穷,也不干净,但是来了几次以后发现中国和我想的差别好大。”她笑着说道。
汉语学习篇
对于留学生来说,复杂的汉语无疑是学习上的第一道坎。“汉语真的是很难学习的语言。不仅有多音字、形近字,还分很多语境……”一名留学生苦笑道。初入学的留学生会被要求参加国际教育学院汉语教研室组织的汉语水平分班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后,会根据同学们现有的汉语水平,将同学们分别分配到初级、中级和高级班进行学习。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中英文穿插来讲。中文已经说得很流利的印尼学生Meiliana说:“中
吃货培养篇
面对种类繁多的中华美食,留学生也难抵诱惑,一个个慢慢培养成吃货小能手。韩国的留学生钟情于西苑的手抓饼,“每次有韩国留学生过来,总会到西苑手抓饼摊买上一两个。”而非洲和欧洲的留学生则更喜欢带有西式风味的美食。“平时有空的话我们喜欢到西餐店逛逛,西苑的猫眼就是个不错的地方。”而口味独特的麻辣烫、酸辣粉、热干面、豆皮……也逐渐得到留学生们的青睐。
在异国他乡求学,家乡的味道也总是让留学生们牵挂。为了能吃到家乡的美食,留学生们常常在留学生寝室楼里自己动手制作家乡的特色佳肴来相互分享。在留学生厨房里,会有金黄喷香的法国Crepe饼、韩国原汁原味的土豆煎饼、孟加拉国的咖喱煎鱼、印尼特色小曲奇……法国的百夏很享受这样的过程,“我们不仅吃到了各种美味的食物,而且朋友之间也更亲近了。”
“但是对于辣的食物我到现在还是不习惯,总是容易上火。”一名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无奈表示。而来自孟加拉国的Tanghe和Tean则选择自己动手解决全部的午晚餐。
课外活动篇
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留学生们也热衷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除了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汉语大赛、书法学习、联欢晚会、校运会等活动外,他们也喜欢到校外游览,春游秋游,烧烤聚会。其中参观湖北省博物馆几乎是所有来中南大学习的留学生必走的一站。不少的留学生会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游历各种风景名胜。有留学生表示,来中国读书期间,就游览了很多地方,比如十堰、长沙、登封、北京、上海、菲律宾、泰国……同时有部分留学生会跟随中国的朋友回家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2015年春节,韩国留学生白善英就随同湖南的朋友回家体验了一把中国的年味。“朋友家乡的春节习俗很有趣,和韩国的差别很大。而且当地人特别热情,邀请我吃了好多好吃的食物。”而CCPC副总监赵一方也回忆了和留学生一起度过的特殊年,“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我的一位来自汤加王国的同学到我家过年。我教他包饺子,他教我跳汤加舞蹈。”
而作为活动小能手的非洲留学生汉乐的课外活动更是丰富多彩。除了游览风景名胜增加阅历外,他也积极投身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汉乐不仅是贝宁学生在汉组织的主席,也是CCPC的编外志愿者。为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学期开始他就在光谷的一家金融公司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实习。当谈及2015年11月份在武汉大学举办的“青年创造未来”第六届学生社团国际交流会时,作为我校两位代表之一的汉乐满脸的骄傲,“能够去参加交流会我很开心,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